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

焦点要闻:青山不改 绿水长流

来源:中国县域经济报 发布时间:2023-05-22 13:06:02

初夏5月,阵阵热浪迎面扑来,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大芦山烟区,已移栽成活的小苗将面临干旱和高温的摧折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​今年,事态似乎并不那么紧迫。

看向田间,一台台抽水泵把汩汩清流注入“干渴”的泥土;农户时而调整管道查看水流,时而提管灌根,为苗补水。

今年抗旱能稳如泰山,得益于近年思茅区云仙乡大地烟水工程项目的顺利建成,让大芦山人民彻底告别“靠天吃水”,让这个喀斯特漏斗密布、水源难以涵养的地方从此青山如黛,碧水如画。

从“建成交付”到“建后管护”,以水养水模式破解难题

“自从安装了这个智能水表以后,水卡一刷,随用随取,抗旱保生产用水也好,生活用水也好,水龙头一拧,自来水哗哗就来,很方便!”云仙乡大地村新寨小组的老农王家良激动地说。

截至目前,云仙乡大地、芦山、黄竹林、干坝等村先后完成了自来水管网建设,挨家挨户安装了智能水表,有效推动村民抗旱保生产各项措施,全面打开巧补水肥“闸阀”,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
“谁受益谁管护。”作为建设主体,思茅区烟草专卖局(分公司)按照行业要求,在烟基项目竣工验收后,及时将产权移交到了受益村村委会,由受益村村委会管护使用,全面实施“以水养水,建管结合”模式,“我们有‘建’的责任,更有推动‘管’的责任。”思茅区局(分公司)主要负责人张兴慧说。

自项目建成交付,张兴慧就一直奔走于区、乡两级党委政府之间,积极推动烟区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管护细则,将烟基管护纳入服务大农业的范畴统筹安排,并层层成立了管护机构,完善了管护办法,确保以水养水、受益“长流水”。

从“望天吃水”到“有偿用水”,以水养水农民普遍欢迎

“山高坡陡石头多,田少土多地皮薄;虽有河流纵穿过,山高水低够不着;风调雨顺勉强过,遇到灾害困难多。”这是大芦山人民曾经的真实生活写照。

以前,这里没有成型的产业。“我们村以前比较缺水,碰上干旱年景,人畜饮水都困难,更不要说灌溉用水了。前些年,党和政府、烟草公司帮助我们修建了小水窖,浇地的水基本能保障了。”芦山村支书许文斌感慨道,现在水池、管网、提灌站都建起来了,彻底解决了用水困难。

云仙乡持续加快水利建设,从一期提水工程到二期烟水工程再到三期饮水工程建设,解决了全乡4155人、1286头大牲畜的饮水和9000余亩农地抗旱保苗难题。

“以水养水,农民普遍欢迎。为什么?因为‘以水养水’的前提保证是‘利益到户’。”既然是为民造福的工程,为什么要收取费用?村民愿意交这笔费用吗?面对这个疑问,大地村支书鲁保富概括道:“你想想,水龙头一开,生产生活用水、人畜饮水都不用愁,村民怎不乐意交钱?工程完工后,村民直接参与用水管理,既履行了义务,又体现了权利。烟水工程建设很好地体现了‘政府主导、烟草引导、部门支持、烟农参与’的宗旨。以烟水工程为切入点,可以说是找准了乡村振兴中同频共振的‘兴奋点’。”大地村新寨小组长石加有介绍:“村里规定每方水收取7.5元钱水费,其中2元为村民小组管理维护费,5.5元为淼源公司抽水费,正所谓‘以水养水,有偿用水’。”

从“有人管”到“长受益”,逐步实现以水养水良性循环

“一个项目一套办法。”受益村村委会认真落实项目的具体管护人员,明确管护人员职责、报酬、奖惩,真正做到每个项目都有人抓、有人管。此外,思茅区烟草专卖局(分公司)加大管护工作宣传力度,增强受益农户管护意识,引导受益主体建立“群用群护、群用群管”的管护体系,制定水费收缴管理制度,收取水费85个村民小组,水费收缴率达98%。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供水管理制度,健全供水运行机制,安装水表383只,合理收取水费,专人管理,建立以水养水的管理模式,让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,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形成良性循环。

“田间地头水窖水池管网多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”鲁保富信心满满地说道。一条条管网,从取水点到大芦山山头绵延60多公里,一个个水池,珍珠般散落在各个角落。管网、水池和提灌站,架起大芦山乡村振兴的水通道。蓝色的管网,提水上山,奔腾着生命的律动;银色的管网输水至分水池,孕育着蓬勃的生机,一提一放间,涌出汩汩幸福水。(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施志鹤)

标签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欧洲晨报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